概要:王晓春分析小叶的依赖像是情感型的依赖。这可能是从小把她寄养在别人家,得不到父母关爱造成的,也可能孩子天生个性就如此。我感觉这孩子的问题不大,过一段时间,情况可能就会好起来。王晓春建议1.现在这种情况,家长有三个选择:日托;全托;继续送她到教授家寄养,在那里上幼儿园。选中一个之后,不要变来变去,要坚持。孩子看到哭闹也没用,就会逐渐平静下来。2.家长首先要镇静和坚定,如果家www.99youjiao.com长慌了,孩子就闹得更厉害。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后,最好转身就走,不要弄得生离死别似的,否则更会刺激孩子哭闹。3.无论采用哪种办法,家长都要抽时间和她做游戏,讲故事,聊聊天,要特别注意抚摸和拥抱孩子,这对稳定她的情绪作用非常大。4.建议幼儿园老师多给这孩子一点出风头的机会,安排小朋友主动拉她玩,以转移她想爸爸妈妈的注意力。案例3专人依赖型的宝宝(男,3岁)李安琪(亲子俱乐部老师):孩子父亲从事证券交易工作,妈妈是会计师。孩子目前由外婆专职带,由于孩子体质较弱,外婆对他的保护有些过度,妈妈则主张多让孩子进行锻炼,双方在教育观念上有矛盾。但由于父母都忙,所以带孩子还是以外婆为
孩子太粘人依赖的根源在这儿,标签:怎样做好家教,家教知识,http://www.99youjiao.com王晓春分析
小叶的依赖像是情感型的依赖。这可能是从小把她寄养在别人家,得不到父母关爱造成的,也可能孩子天生个性就如此。我感觉这孩子的问题不大,过一段时间,情况可能就会好起来。
王晓春建议
1.现在这种情况,家长有三个选择:日托;全托;继续送她到教授家寄养,在那里上幼儿园。选中一个之后,不要变来变去,要坚持。孩子看到哭闹也没用,就会逐渐平静下来。
2.家长首先要镇静和坚定,如果家
www.99youjiao.com长慌了,孩子就闹得更厉害。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后,最好转身就走,不要弄得生离死别似的,否则更会刺激孩子哭闹。3.无论采用哪种办法,家长都要抽时间和她做游戏,讲故事,聊聊天,要特别注意抚摸和拥抱孩子,这对稳定她的情绪作用非常大。
4.建议幼儿园老师多给这孩子一点出风头的机会,安排小朋友主动拉她玩,以转移她想爸爸妈妈的注意力。
案例3专人依赖型的宝宝(男,3岁)
李安琪(亲子俱乐部老师):孩子父亲从事证券交易工作,妈妈是会计师。孩子目前由外婆专职带,由于孩子体质较弱,外婆对他的保护有些过度,妈妈则主张多让孩子进行锻炼,双方在教育观念上有矛盾。但由于父母都忙,所以带孩子还是以外婆为主。
记者:隔代教育免不了孩子受宠,助长他的依赖性,他的依赖性表现在哪里?
李安琪: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宝宝都很依赖外婆。他已经3岁了,跑得很快,但平时外婆大多是抱着他,不让他自己走路。学习上他也同样依赖外婆,比如玩拨珠游戏,他不肯自己拨,而是抓着外婆的手拨;玩跳跃游戏,他不愿跳,反而要求外婆跳。他还很爱对外婆发脾气,稍有不顺心就哭。
记者:孩子有没有不拉着外婆一起从事的活动?
李安琪:他的表现欲比较强,数学概念很好,对唱歌和跳舞也很有兴趣,愿意主动进行表演。
记者:对于孩子这种状况,您作为早教机构的老师,有没有对他采取过干预措施呢?
李安琪:孩子还有个毛病就是睡眠不好,喜欢白天睡,晚上逛街。有时晚上12点仍让父母开着车到街上兜风。后来我们与家长一起采取了干预措施:白天尽量让丰富多彩的活动引起他的注意,让他晚上正常睡觉。现在孩子正在慢慢转变。
王晓春分析
所谓“专人型依赖”是指孩子专门欺负和依赖最疼爱自己的人,一看见这个人,毛病就全来了,自己什么事都不会干了。这种孩子的毛病主要是被家长宠的。像这个宝宝的毛病,肯定就是外婆宠的。隔辈人带孩子比较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在“专人型依赖”的人际关系中,实际上大人对孩子的情感依赖比孩子对大人的依赖有过之无不及。这种家长,你不让他溺爱孩子,他比孩子还难受。你跟他说道理,他明白,可是一见到孩子,他的理智就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泛滥的情感了。
王晓春建议
1.最好把宝宝和外婆分开,不要让外婆带孩子了。这可能很困难,孩子不干,外婆更不干,但是恐怕这一步是躲不开的,因为别的办法解决不了问题。
2.孩子母亲最好想办法自己带孩子,和老师配合。如此,这孩子的问题不难解决。
3.对这个孩子的教育,幼儿园能起很大作用,如果孩子喜欢幼儿园的生活,在那里能更多地表现自我,他对家长的依赖就会减轻。
案例4自卑型依赖的中中(男,7岁)
洪老师(心理训练机构老师):中中的家长文化程度较低,爸爸是工人,妈妈是服务员。由于妈妈得了产后风,所以一直由奶奶带大。从训练那天起,我们就感觉到孩子的心理不安全感很重,训练仅仅是一个小时,但只要见不到妈妈,他就哭。默默地饮泣,一句话不说,让人感到不安。
记者: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这么大的心理压力?
洪老师:家长说,其实家里并没有对他施加什么压力,不知他为何会这样,令他们很头疼。中中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好,学习成绩较差。自理能力也很差,到现在还不会系鞋带。白天一个人不敢在家,需要人陪伴。这样一来,家长就不敢让他和别的孩子交往,怕他和别人发生冲撞,会被人欺负。
记者:中中已经读一年级了,他依赖老师吗?
洪老师:孩子对妈妈是最依赖的,只要看到妈妈在视线之内就会很安定地做任何事情。但我觉得他同时也很依赖老师。有一次在训练时,他突然哭起来。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曾说过,如果他做得好会给他奖励,当时我表扬他做得不错,却忘了给他奖励,所以他就哭了。我连忙向他道歉,并补给他奖励,他很开心。我感觉这孩子对别人的评价很敏感。
记者:中中表现最好的是什么?
洪老师:如果他妈妈在看他训练,他会表现得很好,也会和陌生的小朋友玩得很默契,但他基本上没有表现欲,在很多事情上都显得很自卑。不会对人发脾气,只是自己默默地承受。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晚上的睡眠状况非常不好。
王晓春分析
中中的依赖是自卑型依赖。从小的过度保护和封闭型管理使他十分胆怯。我估计他还会有语言障碍,这与奶奶的语言素养可能有关。奶奶如果只和孩子说一些“老太太语言”,或者很少和他交谈,那他说话肯定上不得台面,只好退缩。我还怀疑孩子爸爸或者妈妈对他有忽视或贬低的做法,只有疼爱,缺少鼓励。总之,这是一个没有自信心的孩子。
王晓春建议
1.老师应详细了解中中的家庭教育情况。中中的家庭教育一定有些失误是家长自己不曾觉察或者有意避开的—比如他们夫妻关系如何就值得研究。经验告诉我们,夫妻关系不和谐,孩子就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2.教师应争取为孩子做“主心骨”。要多表扬他,像妈妈一样对待他。如果他有一天变得看见老师就有安全感,局面就是另外的样子了。
专家小结:家长,您的热情要降温
孩子依赖性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从以上的例子可以基本确定,孩子的依赖是有关成年人(家长、保姆)“越位”造成的。也就是说,大人过分热心,做了很多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致使孩子习惯于支使别人而不习惯自己做事、想事,久而久之,丧失了想、做事的能力。
大人为什么会过分热心呢?主要是不理智,以为包办一切就是爱,以为孩子什么都不行,不如自己动手爽快,这种家长只有养育观念没有教育观念,时间长了,孩子的依赖性就会愈演愈厉。
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这样入手:
1.首先是转变家长观念,头脑清醒了,“越位”的举动就会减少。有的家长(特别是隔辈人)转变观念非常困难,或者明白了做不到,那就要考虑“隔离”,让孩子离开他最爱支使的那个人。
2.给孩子“讲道理”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要的是行动。对一些依赖程度较深、性格内向的孩子,纠正时应该有梯度,否则容易造成伤害。
3.幼儿园和学校老师能起很大作用,家长要注意与老师配合。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