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幼教网幼教,幼儿园中心优生优育幼儿期幼儿保健小儿常规推拿» 正文

小儿常规推拿

[03-02 11:42:56]   来源:http://www.99youjiao.com  幼儿保健   阅读:8918

概要:18.推膻中:膻中穴在前胸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先揉膻中,再由上向下推和向两侧分推。有止咳平喘、顺气降逆等作用。主治咳嗽、哮喘、呕吐、胸闷等症。 19.分推腹阴阳:自胸骨下端起,沿肋弓下缘分别推向两胁。主治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和发热等症。 20.摩腹:用于掌部在腹部作圆周状摩动,着重于中脘、脐中、关元等穴。常用以治疗腹痛、腹胀、腹泻、食积、便秘、小便不通、遗尿等症。 21.拿肚角:拿脐下两旁.有行气止泻作用。用以治疗腹痛、腹泻、腹胀等症。 22. 按利尿穴:利尿穴在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间连线的1/2折点处。按压此穴能解除尿潴留。 23.推脊:由上向下在脊柱正中线上推之。有退热、镇惊作用。 24.揉龟尾:按揉尾骨端,主治腹泻、痢疾、脱肛等症。 www.99youjiao.com25. 推七节骨:七节骨指腰骶部第二腰椎至尾椎之间。用拇指指腹或食指、中指指腹由下向上推称“推上七节骨”,有止泻、补肾等作用;由上向下推称“推下七节骨”,有通便、泄热等作用。 26.拿血海:拿大腿前下方的血海穴,可平惊止搐。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等症。 27. 按揉足三里:按揉外膝眼下3寸的足三里穴,

小儿常规推拿,标签:幼儿保健知识,幼儿保健小常识,http://www.99youjiao.com
  18.推膻中:膻中穴在前胸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先揉膻中,再由上向下推和向两侧分推。有止咳平喘、顺气降逆等作用。主治咳嗽、哮喘、呕吐、胸闷等症。 
  19.分推腹阴阳:自胸骨下端起,沿肋弓下缘分别推向两胁。主治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和发热等症。 
  20.摩腹:用于掌部在腹部作圆周状摩动,着重于中脘、脐中、关元等穴。常用以治疗腹痛、腹胀、腹泻、食积、便秘、小便不通、遗尿等症。 
  21.拿肚角:拿脐下两旁.有行气止泻作用。用以治疗腹痛、腹泻、腹胀等症。 
  22. 按利尿穴:利尿穴在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间连线的1/2折点处。按压此穴能解除尿潴留。 
  23.推脊:由上向下在脊柱正中线上推之。有退热、镇惊作用。  
  24.揉龟尾:按揉尾骨端,主治腹泻、痢疾、脱肛等症。 
  

www.99youjiao.com25. 推七节骨:七节骨指腰骶部第二腰椎至尾椎之间。用拇指指腹或食指、中指指腹由下向上推称“推上七节骨”,有止泻、补肾等作用;由上向下推称“推下七节骨”,有通便、泄热等作用。 
  26.拿血海:拿大腿前下方的血海穴,可平惊止搐。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等症。 
  27. 按揉足三里:按揉外膝眼下3寸的足三里穴,可健脾和胃、扶补正气。主治腹痛、腹胀、腹泻、虚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下肢痿软等症。 
  28.揉涌泉:按揉足心凹陷处。主治呕吐、腹泻、发热等症。 
  适应证 
  小儿推拿疗法的对象一般是6岁以下的小儿,尤其适用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其治疗范围广泛,可主治腹泻、呕吐、疳积、便秘、脱肛、发热、咳嗽、惊风、遗尿、肌性斜颈、斜视、小儿瘫痪等症。 
  一、小儿感冒:开天门40次,运太阳40次,分推坎宫40次,揉迎香20次,推三关300次,推天河水300次,推六腑300次,揉肺俞50次。风寒感冒,寒重热轻者,减去推六腑,加重推三关(增加300次),揉外劳宫100次,按揉风池10次,拿肩井5次,揉按合谷10次。风热感冒,热重寒轻者,减去推三关,加重推六腑(增加300次),清肺经300次,揉大椎300次,按揉曲池30次;热盛者加推脊300次,推涌泉200次。 
  二、中暑:推天河水400次,推六腑400次,推天柱骨100次,推脊300次,揉大椎50次。 
  三、咳嗽:远太阳30次,拿风池10次,按揉天突20次,分推膻中1分钟,揉乳根20次,揉乳旁20次,按揉肺俞20次,推肺俞100次,按揉定喘穴20次。 
  四、百日咳:清肺经300次,揉掌小横纹30次,揉外劳宫30次,推天河水300次,揉肺俞30次,推肺俞100次,揉定喘穴50次,揉大椎30次,揉天突30次,直推膻中100次。 
  五、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清肺经400次,推天河水300次,推六腑300次,按揉肺俞20次,推肺俞100次,分推膻中1分钟,按揉丰隆10次。 
  六、小儿支气管哮喘:清肺经300次,运太阳;30次,揉天突20次,按定喘穴30次,按揉肺俞20次,推肺俞100次。 
  七、小儿泄泻:摩腹5分钟,揉脐5分钟,推上七节骨200次,揉龟尾500次。 
  八、便秘:摩腹5分钟,揉天枢(左)5分钟,推下七节骨400次,揉龟尾400次,按揉足三里10次。 
  九、脱肛:揉丹田5分钟,揉龟尾500次,推七节骨300次,按揉百会50次。 
  十、疳积:摩腹5分钟,揉脐3分钟,捏脊3~5遍,按揉足三里10次,掐四缝各10次,揉板门30次。 
  十一、厌食:推脾经500次,揉板门100次,掐揉四缝10次,分推腹阴阳50次,摩腹5分钟,按揉足三里10次。 
  十二、呕吐:直推膻中1分钟,揉乳旁lO次,按揉承浆5次,摩中脘5分钟,分推腹阴阳30次,按揉脾俞、胃俞各10次,按揉足三里10次。 
  十三、腹痛:揉中脘3分钟,摩腹5分钟,按脾俞、胃俞各10次,按揉足三里10次,拿合谷10次。 
  十四、遗尿:揉少腹(关元、气海、中极)15分钟,按揉百会20次,按揉三阴交10次。 
  十五、尿潴留:揉摩少腹(中极、关元)5分钟,揉水道3分钟,推箕门2分钟,按揉三阴交10次。 
  十六、肠梗阻:先止痛,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等穴各5~10次,待腹痛缓解后再摩腹5分钟,揉中脘3分钟,揉脐5分钟,分腹阴阳30次,推下七节骨300次。 
  十七、夜啼:按揉百会10次,清肝经10次,揉小天心20次,分推大横纹50次,摩腹5分钟。 
  十八、急惊风:掐水沟、十王、老龙、太冲、印堂诸穴,各掐3~5次。若掐一二穴即醒,其他穴位不必再掐。拿合谷3~5次,揉曲池20次,拿委中3~5次,拿承山3~5次,拿风池10次。 
  十九、慢惊风:补脾经400次,清肝经300次,补肾经300次,推三关300次,揉小天心50次,捏合谷lO次,按揉百会50次,揉摩中脘8分钟,按揉足三里10次,捏脊5~7遍。 
  二十、佝偻病:补脾经300次,补肾经300次,揉板门30次,摩中脘5分钟,揉丹田2分钟,按揉脾俞、胃俞各10次,按揉肾俞10次,按揉足三里10次,按揉三阴交10次,捏脊5~7遍。 
  二十一、流行性腮腺炎:按揉合谷20次,清天河水300次,推六腑300次,按揉翳风15次。 
  二十二、脊髓灰质炎瘫痪前期发热阶段:清脾经400次,清肺经400次,清板门100次,清天河水400次,推六腑400次,推天柱50次。 
  二十三、麻疹:开天门30次,分推坎宫30次,运太阳30次,按风门20次,按揉肺俞10次,推肺俞100次。 
  二十四、痢疾:揉天枢2分钟,拿肚角3~5次,揉拿上巨虚(先揉15~20次,后拿3~5次),按揉大肠俞10次。 
  禁忌症 
  对感染性疾病,肿瘤,以及肌肤破损、烫伤、正在出血的部位,不宜采用本疗法。  
  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的操作程序,一般是先头面,次上肢,然后是胸腹、腰背、下肢。上肢指掌腕臂部穴位,—般均只推左手。手法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操作中可沾以适量葱姜汁或滑石粉等,起到保护小儿皮肤和加强治疗作用。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疾病有着良好的效果,所以早就成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明代医家龚居中在《幼科百效全书·序》中说:“余家庭授受疗男妇之法,奇正不一。独小儿推拿,尤得其传,转关呼吸,瞬息回春,一指可贤于十万师矣。”小儿推拿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察疾病和治疗操作等方面的经验。近代实验观察表明,抚摸是人体尤其是小儿不可缺少的良性刺激。如对早产儿进行触摸和拍打,可使他们的生长明显增快,以后也可以少患疾病。这种刺激方式与经络腧穴结合起来,更能发挥其特殊的效能。如“推脾经”能调整胃肠蠕动和胃液的分泌,“推三关”和“推六腑”能调节人体的体温等。 
  采编自健康在线 

上一页  [1] [2] 


Tag:幼儿保健幼儿保健知识,幼儿保健小常识优生优育 - 幼儿期 - 幼儿保健

上一篇:捏脊
《小儿常规推拿》相关文章
  • 小儿常规推拿
  • 小儿常规推拿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儿常规推拿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儿常规推拿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儿常规推拿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儿常规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