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幼教网幼教,幼儿园中心优生优育幼儿期幼儿性格心理专家谈怎样让宝宝乐于交往» 正文

专家谈怎样让宝宝乐于交往

[03-02 12:00:55]   来源:http://www.99youjiao.com  幼儿性格心理   阅读:8276

概要:心理医生手记 自己玩儿的宝贝 实例 女孩叮当,14个月,有一个上小学一年级的哥哥,兄妹俩爱在一起玩儿,叮当不爱与同龄人一起交往,自己也能玩得很开心。亲子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她不参加,老师提供的教具也吸引不了她,她就是看上了摆在教室里的“天线宝宝”玩具,老师和家长叫她,她不搭理,脾气还挺大,说跑就跑。 叮当爸爸是做生意的,比较忙,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多,陪女儿在亲子学校上课期间手机还响个不停。今天虽然能参加亲子学校的活动,但爸爸一到教室就对女儿说:“自己去玩吧。” 叮当倒是与爸爸配合得挺好,人多的地方不去,人少的地方自己玩,玩完“天线宝宝”,就自己穿珠子,老师的教学活动和其他小朋友都不能转移她的注意力。 爸爸已经发现叮当有不爱交往的倾向,想请教一些教养策略。 分析 1岁多的孩子喜欢找大孩子玩,这是正常现象,何况这个大孩子是自己家里的资源,哥哥还会让着小妹妹,何乐而不为呢?1岁多的孩子已经能独立行走,语言开始发育了,对他人语意的理解更加完善准确,他们探索世界的愿望格外强烈。看着自己身边的大孩子有那么大的本领、那么多的招数,他们渴望与之亲密接触,通过观察与模仿,多学一点“童子

专家谈怎样让宝宝乐于交往,标签:幼儿性格培养,幼儿性格教育,http://www.99youjiao.com

  心理医生手记
  自己玩儿的宝贝
  实例
  女孩叮当,14个月,有一个上小学一年级的哥哥,兄妹俩爱在一起玩儿,叮当不爱与同龄人一起交往,自己也能玩得很开心。亲子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她不参加,老师提供的教具也吸引不了她,她就是看上了摆在教室里的“天线宝宝”玩具,老师和家长叫她,她不搭理,脾气还挺大,说跑就跑。
  叮当爸爸是做生意的,比较忙,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多,陪女儿在亲子学校上课期间手机还响个不停。今天虽然能参加亲子学校的活动,但爸爸一到教室就对女儿说:“自己去玩吧。” 叮当倒是与爸爸配合得挺好,人多的地方不去,人少的地方自己玩,玩完“天线宝宝”,就自己穿珠子,老师的教学活动和其他小朋友都不能转移她的注意力。
  爸爸已经发现叮当有不爱交往的倾向,想请教一些教养策略。
  分析
  1岁多的孩子喜欢找大孩子玩,这是正常现象,何况这个大孩子是自己家里的资源,哥哥还会让着小妹妹,何乐而不为呢?1岁多的孩子已经能独立行走,语言开始发育了,对他人语意的理解更加完善准确,他们探索世界的愿望格外强烈。看着自己身边的大孩子有那么大的本领、那么多的招数,他们渴望与之亲密接触,通过观察与模仿,多学一点“童子功”,因此,与大孩子交往是幼儿自主发展、自主选择的结果。
  然而,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与同龄伙伴的交往。家长对婴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特点的了解,以及对宝宝交往对象和模式进行适度的干预都是很重要的。
  宝宝是怎样开始交往的?
  自己的宝宝能不能与其他宝宝玩到一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第一步:客体中心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很“务实”,当他与别的孩子打交道的时候,并不是对自己的同龄伙伴感兴趣,而是看上了他的玩具或其他物体。10个月之前的婴儿,即使在一起,也只是把对方当做活的玩具和物体看待,交往的方式是互相撕扯,或咿咿呀呀地说话。
  第二步:简单相互作用阶段
  这时的儿童已经能对同伴行为做出反应,但常常试图去控制对方的行为,或者是“模仿秀”。比如,第一个宝宝因为不小心碰着了自己而大哭起来。这时,第二个宝宝“同命相怜”、“触景生情”,也跟着哭起来,第一个宝宝看见第二个宝宝跟他哭起来,似乎觉得挺好玩,自己的哭声就更大了。
  第三步: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宝宝会走会跑以后,社会交往变得丰富复杂了,模仿行为已经普遍出现,并且有互补或互惠的角色游戏,比如一个逃,一个追;一个藏,一个找。他们在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时,也会伴有消极的行为,比如打架、揪头发、抓脸和争玩具等。
  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这三个阶段告诉我们,婴幼儿的社会交往形式和内容虽然很初级,但是家长也要放手让宝宝走过这些阶段,不要人为地束缚孩子的发展过程,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就不管了,忽视宝宝与同龄伙伴的交往,这样会损害宝宝的社会性发展。
  早期亲子关系具有影响作用
  爱不爱交往,合群不合群其实就是宝宝能否与外界社会融洽相处的问题,当然,婴幼儿对社会的探究与认识先是通过自己的看护者得知的。如果妈妈对宝宝的反应敏感,宝宝时时感觉有人在响应他的呼唤,自己的吃喝玩乐、游戏睡眠都有到位的关注和照料,他就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可信赖的,他就敢于伸出自己的触角去触摸这个世界。反之,如果看护者对宝宝的反应迟钝、冷淡,他的需要常常遭到拒绝,或者看护者时常更换,今天是妈妈,明天是奶奶,后天是保姆,宝宝没有稳定的依恋对象,跟一个又一个看护者的磨合不顺利,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朝令夕改、动荡不安,也就不敢参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了。
  可见,家庭和同伴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两个主要场所,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虽然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但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亲子关系尤其是母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预先决定了孩子日后的同伴关系,影响孩子以后是否容易合群。具有安全依恋历史的婴儿长大以后会将这种安全感带到他们的社会关系中,使他容易认同同伴或他人;而具有不安全依恋历史的儿童长大以后会将这种不安全感带到他们的社会关系中,使他容易排斥同伴或他人。
  爸爸不能当“甩手掌柜”
  一般情况下,妈妈是教养孩子的“顶梁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爸爸在婴幼儿的成长中不重要。
  我们发现叮当的爸爸“淡出”了家庭教育,这在客观上强化了女儿不爱交往的倾向。研究发现,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父亲工作比较忙,与孩子共处时间少;另一方面,父亲往往认为教育小孩子是婆婆妈妈的家务事儿,等孩子大了自己再教育孩子也不迟。
  其实不然。与爸爸相处,孩子的活动倾向于大肌肉运动,情绪更加开放、泼辣,思维更富有挑战,孩子体验着与妈妈风格不同的另一个多彩世界。因此,爸爸不要闲置了自己的教育能量,让孩子的进一步发展失之交臂。
  一来到亲子学校,叮当爸爸不但手机响个不停,无法安心做亲子游戏,而且还纵容女儿“自己玩去吧”,而不是主动与教师配合,引导孩子参加到集体活动中来。如果爸爸对亲子活动很积极、热情,主动拉着女儿一起参与进去,叮当的情况就会渐渐改善。试想,爸爸这时变成了共同游戏的大伙伴,宛若家里的大哥哥,叮当怎么能找不到游戏的快乐呢?
  怎样让宝宝乐于交往?
  为矫正儿童同伴相处困难,心理学家设计了不少有效的干预方案,这些方案稍加变通,就可以在家庭中使用了——
  ★ 看相关内容的影视作品
  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大部分动画片都有同伴相处的故事情节,家长可与宝宝一起看,看完以后,反复给孩子讲述这一片断,语言水平发育好的宝宝可以让他自己讲,他们可以从中获得社交技能。
  ★ 唠叨儿歌促进宝宝的社会化
  在此提供一首儿歌,家长可给孩子编成故事,也可以画成漫画或卡通,并经常与他一起念念有词,都会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他们都是好朋友》
  小山羊,去种树,路上遇见小白兔;

[1] [2]  下一页


Tag:幼儿性格心理幼儿性格培养,幼儿性格教育优生优育 - 幼儿期 - 幼儿性格心理

上一篇:改变孩子不合群的多种妙法
《专家谈怎样让宝宝乐于交往》相关文章
  • 专家谈怎样让宝宝乐于交往
  • 专家谈怎样让宝宝乐于交往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专家谈怎样让宝宝乐于交往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专家谈怎样让宝宝乐于交往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专家谈怎样让宝宝乐于交往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专家谈怎样让宝宝乐于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