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分类》说课稿常州市觅渡桥小学林峰一、 教材简析:《分类》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排序与分类》的第二课。本单元属于小学科学探究中有关专门进行技能训练的单元,这是因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悟科学的真谛,同时,也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众所周知,在人类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各种感官或借助工具、仪器等获取大量有关事物的信息,这对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但还不足以能逼近客观事物的本质,还必须通过筛选、提炼等思维加工过程方能形成相关的科学概念或结论——科学知识。前人大量的研究表明,“分类”和“排序”都是人们对收集到的证据(数据、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和加工最常用的方法,所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不论是指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还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都显得尤为重要。本册教材前面的几个单元已经大量渗透了“排序和分类”的活动,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四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排序和分类”的意识,这为本单元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分类》说课稿,标签:幼儿园科学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http://www.99youjiao.com
《分类》说课稿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林峰
一、 教材简析:
《分类》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排序与分类》的第二课。本单元属于小学科学探究中有关专门进行技能训练的单元,这是因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悟科学的真谛,同时,也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
众所周知,在人类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各种感官或借助工具、仪器等获取大量有关事物的信息,这对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但还不足以能逼近客观事物的本质,还必须通过筛选、提炼等思维加工过程方能形成相关的科学概念或结论——科学知识。前人大量的研究表明,“分类”和“排序”都是人们对收集到的证据(数据、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和加工最常用的方法,所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不论是指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还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都显得尤为重要。
本册教材前面的几个单元已经大量渗透了“排序和分类”的活动,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四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排序和分类”的意识,这为本单元的教学提供了感性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排序和分类”的认识无论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究的过程技能和方法,还是对“排序和分类”理性思考必定会得到质的提升。它不仅标志着学生目前应该达到的认知水平,同时也为学生的认知走向更高远、更广阔水平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本课教材的安排,首先是提供了学生随家长在商场购物的情景图片,其目的是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然后,试图通过学生亲自对假设的、富有挑战性的海洋生物图片的分类活动,通过师生的有效互动,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和技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和抽象出“分类”的基本方法和概念;接着,顺理成章地给出了什么是二分法;最后,教材安排了对各种各样的动物进行分类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巩固“二分法”概念,另一方面,跟进了什么是“多极二分法”,进而让学生感悟分类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中的运用,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科学学习的价值观。由此可见,教材的安排是符合课程标准关于贴近学生生活、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从感性到理性等多项编写原则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分类的本质含意——按照事物的相同和相似特征进行分类及“二分法”是本课的重点,“多极二分法”和运用“多极二分法”是本课的难点;精心设计有意义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增强学生的体验、提升学生的价值观是本课的关键。
二、 说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课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中也包含着在科学探究中,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根据本课的结构和以上分析,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感悟分类是人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使之形成科学
概念或结论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体验分类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和价值。
2、知道分类的基本标准——按照事物的相同和相似的特征。
3、在学会“二分法”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多极二分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分类的多种运用方法。
4、在分类活动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 说教学准备:
1、对教材的处理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对教材作了如下的处理:
(1)保留教材的核心——教学要求;
(2)设计动物、食物卡片和多媒体课件
(3)考虑到教材中给各种动物运用多极二分法分类与上面我们设计的卡片有雷同之处,为此,设计了给全班同学分类这一环节;
我们试图通过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来体现课程标准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及“以儿童立场关照教学”的理念和思想。
2、具体技术处理
(1)制作动物与食物卡片,供学生分组活动使用。选择素材的原则应该考虑到实际生活中可分方法的多样性,并能同时满足三种分法的前提下思考具体事物的可能性。如:食物可以依据荤和素、主食和菜肴以及生、熟等情况,我们决定选取面条、面包、米饭、青菜、四季豆、猪肉、鸡和带鱼这些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食物做为素材。动物选取学生比较了解的啄木鸟、鹰、猫头鹰、老虎、兔子、鳄鱼、长颈鹿和羊作为素材。
(2)制作三大课件
①与学生分组活动相匹配的、可以拖动的动物、食物课
;
②供全班学生进行二极分类的系统结构图课件;
③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筒课件;
考虑这些课件的原则应该是便于展示学生的操作活动、增强引领学生开展活动的有效性和减少实物投影和课件之间的切换次数,为此,我们制作了以上三大课件。
四、 说教学过程: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亲身经历的过程。教师是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遵循这些理念,我为本课预设了三个主要教学环节:
1、给卡片分类
分组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准备了2组卡片,食物或者动物各八种。之所以选用2种不同类别的图片,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原有学习基础上对分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样可以更加强化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来动手分一分,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得到了调动,再通过小组代表上台来交流的形式,又使小组内的活动变成了整个班级的思维碰撞。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体会到了什么是分类。
教师在学生交流互动的同时,概括学生的发言,着重强调学生的分类是按照哪个特征来分,强化分类概念中所要依据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特征。在学生对分类概念有了一定理解的同时,及时引导同学总结出二分法的基本概念。
2、给全班同学分类
通过学生畅谈生活中二分法的运用,教师带领学生试着将班级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类,在将班级分为男生和女生的基础上,抛出“能否在分男生女生的基础上再往下面继续分”,在同学们一致认可的基础上,小组首先讨论,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再整班讨论。对于一些相对而言的概念,教师引领学生来更加细化,鼓励学生寻找一些显而易见的标准。“在动手之前先动脑”.
在充分讨论的前提下,教师引领学生开展两个全班性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个是列队游戏。这个游戏的目的有二,一是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分类活动中来;二是让学生亲自体验什么叫多极二分法。
第二个是寻找同学,体验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队列站好后,邀请一位同学来帮助老师寻找某一类特征的学生,让同学们体验到分类的作用;待学生回到自己座位后,继续请他来帮助老师再次寻找刚才特征的学生,从中进一步感受到分类的重要性,就是能够帮助我们更迅速的查找到事物。
3、给自带垃圾分类
展示校园生活中垃圾箱的照片,请学生来谈谈感受。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认识到我们平时在丢垃圾的时候经常丢错,需要学会丢垃圾。开展自带的垃圾是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的讨论,让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经验来做初步认识和区分。教师对于典型物品的集体讨论,让学生明确了区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标准,从而来重新判断自己所带的垃圾属于哪一类。在课堂上准备垃圾桶、每人来丢一丢,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准确、安静、快速”的要求又对学生的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寻找监督员来监督学生丢垃圾的活动,更好的强化了“准”的指标。
通过对可回收垃圾处理方式的讨论,让学生发现,不同材质的垃圾又要进行不同的处理,结构图的展示让学生发现分类的方法不止可以二分,有的时候也可以三分四分或者多分,金属类垃圾的再处理又要按照金属的种类再分门别类的处理,从中体会到了分类中还有有别于多极二分法的许多种方法,感悟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最后对分类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的讨论,对分类的意义和价值起到了一个升华的作用。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