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幼教网小学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随笔话题引领,自主解读(袁群)» 正文

话题引领,自主解读(袁群)

[03-15 20:20:47]   来源:http://www.99youjiao.com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阅读:8190

概要:话题引领,自主解读袁群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方式,在新一轮课堂改革中已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在对话教学中,师生处于平等地位,相互交流、沟通,以情感激活情感,以智慧启迪智慧,在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增进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交流,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会,增长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良好的话题,能有效展开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使课堂充满激情与智慧,创新与活力。这段时间,每学一篇课文,我都努力探寻好的话题,力求在课堂上实现有效对话,偶尔也有些许收获。《14 最佳的路径》话题一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的原因是什么?(这是第二课时的第一个话题,学生前一课时已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因此,教师提出了高一层次问题:分析性话题)生1:因为迪斯尼的路径是人们自由踩出来的,体现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想法,受到大家的喜欢。师追问:非常好,你体会到了格罗培斯的设计理念!(板书:设计理念: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你能想象出人们是怎样自由的吗?生2: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先看哪处景点后看哪处景点,并自由选择怎样走最近便。生3:人们可以自由选择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

话题引领,自主解读(袁群),标签:教师随笔,小学教师教学随笔,http://www.99youjiao.com

  
  话题引领,自主解读
  袁群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方式,在新一轮课堂改革中已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在对话教学中,师生处于平等地位,相互交流、沟通,以情感激活情感,以智慧启迪智慧,在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增进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交流,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会,增长学生的语文素养。
  构建良好的话题,能有效展开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使课堂充满激情与智慧,创新与活力。这段时间,每学一篇课文,我都努力探寻好的话题,力求在课堂上实现有效对话,偶尔也有些许收获。
  《14 最佳的路径》
  话题一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的原因是什么?(这是第二课时的第一个话题,学生前一课时已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因此,教师提出了高一层次问题:分析性话题)
  生1:因为迪斯尼的路径是人们自由踩出来的,体现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想法,受到大家的喜欢。
  师追问:非常好,你体会到了格罗培斯的设计理念!(板书:设计理念: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你能想象出人们是怎样自由的吗?
  生2: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先看哪处景点后看哪处景点,并自由选择怎样走最近便。
  生3:人们可以自由选择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的道路,假如他喜欢看柳树他就可以从能看到柳树那条路绕过去,假如他不喜欢柳树他就可以从另一种美丽的风景边绕过去。
  生4:人们想走直路就走直路,想走弯路就走弯路,没有谁去管他。
  师:这样,被人们踩出来的小道是怎样的?
  生互相补充:有窄有宽优雅自然自然天成新颖别致
  生齐读这几个词,师问:从这几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迪斯尼路径的什么?
  张诗琪:我认为从这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这些路径很美,有……艺术性。
  师板书(艺术性:优雅自然新颖别致)
  师:这样的路径既尊重了游人,发挥了游人的创造性,又显得很有艺术性,难怪评委们会把这个路径设计评为“最佳设计”。
  话题二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格罗培斯获得这个奖项是偶然还是必然?
  生:当然是“必然”的。
  师:你的理由是?
  肖怡:我找到课文第2自然段——“格罗培斯从事建筑设计40多年,留下70多处杰作”,说明他在建筑设计方面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大师,而且你昨天也说了他是哈佛建筑学院的院长,设计了那么多有名的建筑,路径设计对建筑师来说应该是非常简单的。然而,他却为这个微不足道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修改了50多次都还不满意,说明他对工作是多么认真,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他用这样的态度来设计迪斯尼的路径,当然会拿奖了。
  师:很好,你体会到大师的一个重要品质——追求完美(板书:品质:认真负责追求完美),这样的品质也是拿奖的一个原因,任何有这种品质的人,做事一定比一般人要认真得多要好得多。谁再来补充?
  生1:我认为格罗培斯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像他这样的建筑大师随便设计一条路也比一般人好很多了,但他却修改了50多次,即使他自己不满意,那肯定也是很好的路径设计了。(师:所以……)他得奖是必然的。(师适时板书:精益求精)
  生2:我认为格罗培斯得奖是必然的。课文第3自然段说他在地中海海滨去清醒头脑时,受到一个卖葡萄的老太太的启发,找到了解决路径设计的办法。他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而老太太只是一个普通人,他都愿意用她的方法。
  师:你是想说格罗培斯没有大师的架子,能虚心地接纳别人的好办法,对吗?(学生点头)对,毕竟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获得世界最佳设计本来就不算稀奇,再加上他“认真负责、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品质,所以,他能获奖绝对不是偶然。
  这两个话题的构建,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已熟悉了课文内容,具备了分析推理的能力,这两个话题,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对课文中的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加工,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自主的较深层次的对话,这样,课堂就充满智慧与活力。
  《22卖火柴的小女孩》
  师:上节课,朱鹏飞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活着是一种痛苦,死去反而是一种幸福,许多同学表示了赞同。老师认为你们很会思考。但是还有一些同学不理解你们的看法,谁能为他们解释一下?
  师提示学生先谈小女孩活着是一种痛苦。
  生1:我找的是描写天气的语句“这是圣诞节的前一天,正在下雪,天气冷得可怕。”“雪越下越大,街上你铺了一层厚厚的白地毯。”这两句让我想到了天气是多么的寒冷,一定是冷得刺骨,冷得人直打哆嗦。然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衣服却是又破又旧,脚上穿着的是妈妈的大拖鞋,风会

www.99youjiao.com

进去,一点儿也不保暖。
  师:她在遭受寒冷的折磨。(板书:破衣大拖鞋)
  生2:我补充他的话,小女孩后来连大拖鞋也被一个男孩当足球踢走了,她只能光着脚走路,小脚冻得又红又肿,而且,她后来用手搓她的脚的时候,手也冻僵了。可见她非常的冷。(把板书改成:寒冷破衣无鞋)(生读这几句话,感受小女孩的寒冷)
  师:小女孩的痛苦除了寒冷还有什么?
  生3:她还很饿。我从8自然段这一句知道“食品铺里飘出了烤鹅的香味,小女孩饿得肚子咕咕直叫。”9自然段“小女孩一整天没吃没吃喝,实在走不动了”。
  生4:我还从她的想象看出她很饿,第11自然段,她擦了一根火柴,看到了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我认为这也能说明她很饿,因为她很想吃东西,所以她才在火柴的光里面看到了吃的。
  师:同学们很会读书,不仅从直接的描写里面看到了小女孩的饥饿,还能从小女孩的想象中看出她对食物的渴望,读懂了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小女孩还遭受着饥饿的折磨,她的生活确实充满了痛苦。
  (板书:饥饿咕咕直叫)
  师:还有谁读出了小女孩其他的痛苦?
  杨朝淦:我读出了她的孤独,无依无靠,第4自然段说到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奶奶也去世了,她还要卖火柴给妈妈买药治病,可是谁也没有买她的火柴,没有谁来帮助她。她这么小,没有人来照顾她,很可怜。
  (师板书:孤苦无依)
  唐皓晨:我觉得小女孩活着是一种痛苦,是因为人们都没有同情心,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她。我从第2自然段“人们都在买节日的食品和礼物,有谁会理她呢?”第6自然段“可是,人们买完节日礼物,都匆匆地回家去,谁也没有听到她的叫卖声”“雪花落在她金黄色的长头发上,看上去那么美丽,可谁也没有注意到她。”“有谁会理会她呢、谁也没有听到她的叫卖声、谁也没有注意到她”这几句读出来,那些人是多么冷漠无情。(生齐读这几句)
  师:是呀,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我们北碚街上的那些乞讨者真算得上是(生:幸福)。在这样一个冷漠无情的社会里,小女孩的生活当然是痛苦的了。
  ……
  (对小女孩死去是一种幸福的理解”我简略转述:小女孩死的时候是和最疼爱她的奶奶一起走的,她有关心她的奶奶陪伴不会再孤单,她和奶奶到了天堂,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比活着幸福。)
  但是,后来张诗琪说“小女孩死去反而是一种解脱”,我为学生引出一个话题:
  小女孩是主动死去的吗?
  对学生进行了引领。学生从小女孩四次擦亮火柴的幻景中感受到了小女孩想快乐地生活的美好愿望:她渴望温暖、渴望食物、渴望圣诞礼物(即渴望欢乐)、渴望有亲人疼爱。从而感受到了小女孩的死其实是那个冷漠无情的社会,那个贫富悬殊的社会造成的。本文作者通过这个美好生命的消失,表达了对那个贫富悬殊的社会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他对穷苦人民悲惨生活的深切同情。
  本课的话题,也是一个综合分析性的话题,通过此话题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处境的穷苦与可怜,激发了学生对她的同情,同时也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发现了造成小女孩悲惨境遇的社会原因,读懂了作者的心声,在这个话题的探讨中学生在学习理性思考。
  虽然,在课堂上依然有很多同学只能当听众,但是,这样的对话教学却使一部分认真学习、善于思考的学生得到了真正的收获与发展。很有意义。
  

Tag:小学语文教学随笔教师随笔,小学教师教学随笔小学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上一篇:低段阅读教学中的点滴思考(单静)
《话题引领,自主解读(袁群)》相关文章
  • 话题引领,自主解读(袁群)
  • 话题引领,自主解读(袁群)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话题引领,自主解读(袁群)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话题引领,自主解读(袁群)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话题引领,自主解读(袁群)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话题引领,自主解读(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