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幼教网小学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教科版语文识字一(1)_教学片段及教学建议» 正文

识字一(1)_教学片段及教学建议

[03-16 00:26:17]   来源:http://www.99youjiao.com  教科版语文   阅读:8532

概要:识字一(1)一、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意境,培养学生对山村美景的喜爱之情。2认识“山、村、台、九、枝”等10个字,会写“四、五、六、七、十”5个字。3学习基本笔画“竖弯”(),掌握“先外后内再封口、先上后下、先横后竖”等笔顺规则。4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二、教材说明本课是识字教材,方法是读古诗识字。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以《山村》这首诗作为识字材料,要求通过熟读古诗进行识字。这首诗把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好意境之中。诗句的意思是:一路走去,不远处有个小小的山村,几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几座亭台掩映在绿树丛中,田边路旁,鲜花簇簇。去,可理解为“走去”,“一去”即一路走去之意;烟村,冒着炊烟的村庄;“二三里”“四五家”“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的数字都是虚指。本课图画展现了烟村、小路、亭台、鲜花等美丽景象。第二部分是要求认写的字。横格中为要求会认的字,田字格中为要求会写的字。本

识字一(1)_教学片段及教学建议,标签:教科版语文课件,教科版语文教案,http://www.99youjiao.com

  
  识字一(1)
  一、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意境,培养学生对山村美景的喜爱之情。
  2认识“山、村、台、九、枝”等10个字,会写“四、五、六、七、十”5个字。
  3学习基本笔画“竖弯”(),掌握“先外后内再封口、先上后下、先横后竖”等笔顺规则。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识字教材,方法是读古诗识字。教材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以《山村》这首诗作为识字材料,要求通过熟读古诗进行识字。
  这首诗把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好意境之中。
  诗句的意思是:一路走去,不远处有个小小的山村,几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几座亭台掩映在绿树丛中,田边路旁,鲜花簇簇。
  去,可理解为“走去”,“一去”即一路走去之意;烟村,冒着炊烟的村庄;“二三里”“四五家”“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的数字都是虚指。
  本课图画展现了烟村、小路、亭台、鲜花等美丽景象。
  第二部分是要求认写的字。横格中为要求会认的字,田字格中为要求会写的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新学的基本笔画是“竖弯”。通过写“四”揭示了“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通过写“六”揭示了“先上后下”的笔顺规则;通过写“十”揭示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第三部分是组词练习,龙龙和文文正在进行组词练习,把学到的汉字更换语境实际应用。龙龙的话暗示教学要求,文文的话为组词举例。
  三、教学建议
  1读诗识字
  由于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识字课的类型,教学中要注重读与识之间的联系。由读这首古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问题,主动探究。教学时在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先看着拼音读古诗,再看汉字读古诗。熟读后体会一下这首诗的意境,可以看图画说一说诗中都写了什么,把图画和诗句对应起来,感受美的意境。最后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老师发现了这首诗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揭示诗中含有一至十10个数字。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法练习朗读背诵。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认一认汉字,通过提问:“你都认识了哪些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2趣味识字
  学生认识“山、村、台、九、枝”等汉字时,可以采取多种有趣的方法进行,如: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有什么好记的小窍门吗?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如看看“山”字像什么,可出示“山”的象形字画面和山的图画。
  3指导书写
  指导写字可以结合配套用书《写字》进行。
  (1)“四”的第二笔叫“横折”,第四笔叫“竖弯”。
  板书:“”,齐读“竖弯”。
  写“四”字可教“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注意竖弯不要带钩。
  (2)学习写“五”。
  让学生说一说,“五”字有几画,每一笔是什么,怎样写。注意“横折”为一笔。可教“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3)学习写“六”。
  引导学生观察“六”的范字,说一说写“六”时应注意什么。
  最后两笔要看清:撇不能写成竖或点,点不能写成竖或捺。
  (4)学习书写“七

www.99youjiao.com


  注意横要略斜。
  (5)学习书写“十”。
  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起笔重些,竖要写直,轻轻收笔。竖略长于横。可教“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6)指导写字时,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上田字格的范字,让学生观察字形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对写好。可按要求按笔顺先描写,再临写。
  (7)应趁热打铁,学一个写一个,不宜全指导完了再一起写。
  四、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学习得真专心呀,小老虎都为你们高兴,你们听。
  小老虎,嗷嗷叫,
  为什么,有烦恼?
  小朋友,请出招,
  这些字,要记牢。
  师:小老虎为什么有烦恼了?因为它又遇到难题了,想让你们帮助它学写字。你们看(出示小老虎很无奈地拿着笔的画面)。
  (通过有童趣的小儿歌,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师:它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生:不会写汉字。
  师:那我们一起来帮助它解决这个困难好吗?那么下面我们就一个字一个字地告诉它吧!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品质)
  五、资料
  [邵雍(1011—1077年)]北宋哲学家。字尧夫,谥康节。曾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为“百源先生”。屡授官不赴。后居洛阳,与司马光、吕公著等从游甚密。理学象数学派的创始者。根据《易传》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参杂道教思想,虚构一宇宙构造图式和学说体系,以推衍解说自然和人事变化,形成其“象教之学”(也叫“先天学”)。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太极永恒不变,而天地万物则皆有消长,有始终。按照他所说的“先天图”循环变化。著作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Tag:教科版语文教科版语文课件,教科版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学 - 教科版语文

上一篇:ɑng eng ong ing_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识字一(1)_教学片段及教学建议》相关文章
  • 识字一(1)_教学片段及教学建议
  • 识字一(2)_教学片段及教学建议
  • 识字一(1)_教学片段及教学建议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识字一(1)_教学片段及教学建议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识字一(1)_教学片段及教学建议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识字一(1)_教学片段及教学建议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识字一(1)_教学片段及教学建议